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9:37:00
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单日涌入7000名游客,1000斤米饭被“抢空”;苏州356家机关单位开放3.5万个免费车位;浙江衢州推出“公务员同款套餐”…… “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热度飙升,各地政府纷纷拿出“十八般”诚意,以“资源让渡”行动迎接文旅热浪,处处彰显城市治理的温情,在社交平台掀起“服务型政府”的点赞热潮。全国政协委员权忠光表示,这是地方政府在特定旅游季推出的亲民、便民、为民服务活动。通过这些优质服务,不仅提高了游客的获得感,提升了当地旅游环境,还优化了营商环境。“借助游客的客观评价,不断深化服务水平,对提升旅游服务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机关“让资源”的火爆现象,折射出文旅流量的深层密码。一方面,这是政策导向与游客需求的“双向奔赴”。在国务院“释放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推动下,各地将机关资源开放作为落实文旅融合的重要切口。而游客对“高性价比”与“深度体验”的追求,恰好与这一举措相契合。此前“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的“出圈”,验证了“宠粉经济”的强大威力,促使更多城市意识到,与其砸钱造景,不如让公共服务本身成为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面对景区同质化“内卷”的困局,各地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思路,亮出差异化竞争的“奇招”。重庆荣昌将食堂与非遗卤鹅绑定,带动特产销量大幅增长;安徽黄山开通“政府接驳专线”,激活全域旅游;山东日照景区以日均3000斤的“蛤蜊暴雨”,生动诠释了“情绪价值经济学”。这些“四两拨千斤”的策略,展现了不同城市在流量争夺战中“以柔克刚”的创新服务智慧,成功换取游客的情感认同与口碑传播。然而,流量背后也暴露出治理短板。全国政协委员许进提醒,政府机关食堂享受免水电费、免场地费、免税收等优惠条件,与当地餐饮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现实中,商户抱怨政府食堂低价冲击市场等问题,也反映出了公共服务前瞻性不足。“破解之道在于治理的更加精细化,这样才能避免善意被流量反噬”。当假期的喧嚣逐渐褪去,真正的治理现代化,不应是短期的“宠粉”表演,而应将开放基因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各地的“机关开放”行动,其价值不仅在于让游客吃上便宜饭、停好车,更在于以民心为尺度,将短期的文旅流量沉淀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推动城市在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一句话,吸引人不止是景区本身,还有景区所在地的公共服务。
作者:石伟强
编辑:石伟强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