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守护“夕阳红”,需要法律利剑的威慑,更需要整个社会用温情织就一张接住孤独的网。

图片来源:奉贤检察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近日,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对一起针对老年人的情感诈骗案提起公诉:56岁的诸某以恋爱交友为名,三年间骗取三名70多岁老人超百万元,法院依法判处诸某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法院的判决书落下,那些被掏空积蓄的老年人得到法律上的慰藉,但是这场以“甜蜜”为名的骗局却在他们心中造成难以愈合的伤痕。而这并非孤例,湖北七旬老人网恋1个月被骗111万元、西安69岁大爷因“黄昏恋”被骗70万元、湖北71岁老人掉入“甜蜜陷阱”,花费3000元购买高价保健品等新闻屡见报端,从黄昏恋杀猪盘到保健品温情陷阱,老年人正成为情感诈骗的重灾区。
其实,对老年人的情感诈骗中,手段、套路都不复杂。就像上海奉贤区这起案件中,诸某通过婚介所锁定独居老人,以知心伴侣的姿态嘘寒问暖,用每天五通电话的密集关怀击穿老人的心理防线。初期以灵魂共鸣建立信任,中期用共同投资编织未来,后期则以突发疾病、家人反对等借口收割财产,这样的诈骗剧本不需要费尽心思、花样百出,“谈感情”就是他们最大的“杀手锏”,这种精准的情感剥削,自然让缺少陪伴的老年人无力招架。
老年人频陷情感骗局,绝非个体的警惕性不足,而是多重问题交织的社会症结。技术层面,老年人与数字时代的鸿沟加剧了被骗风险,他们不会核验对方身份、不懂查询资金流向,甚至主动将支付密码告知“贴心人”。从伦理层面,“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在当今社会逐渐稀释,子女们为了工作奔波在外,与父母沟通交流不多,对父母的情感需求往往也是后知后觉。而父母即使遭受诈骗,也会因害怕子女责怪选择隐瞒,直至财产损失无法挽回。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近2.97亿,占总人口的21.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单身老人(单独居住的老人)为3729万户,占“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1.38%,其中近半数坦言“常感孤独”。当子女忙于生计、社区关怀未能充分送达,一声“天冷加衣”的叮咛,一次节日送花的惊喜,便足以让老人们将毕生积蓄拱手相送。有时候受骗老人明知对方可能别有所图,却仍沉溺于“有人陪伴”的幻觉,老龄社会精神关怀的缺位的问题值得重视。当年轻人和“AI男友”倾诉衷肠,老年人却因为难以拥抱新技术被诈骗分子步步围猎,当年轻人通过智能技术、外出游玩等方式消解孤独,很多老年人却因年迈的身体、外出的儿女而陷入情感饥渴。
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孤独与衰老相遇,犯罪分子将人性弱点转化为精准的犯罪公式,整个社会都需直面一个拷问:我们该如何守护“夕阳红”的一片净土?此前,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诈骗老年人财物的,可以酌情从严惩处;诈骗数额接近诈骗“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并具有诈骗老年人财物等情形的,应当认定为诈骗罪中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适用对应的量刑幅度处罚。司法层面为守住老年人“钱袋子”筑牢屏障,也给诈骗分子敲响警钟。除了有法可依外,有关部门也要适时发布典型案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法治宣传和服务,揭露常见犯罪套路和作案手法,提升老年人识骗反诈能力。同时,用好技术手段,做好网络上的侦查监测,从源头避免老年人财产损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守护“夕阳红”,需要法律利剑的威慑,更需要整个社会用温情织就一张接住孤独的网,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联结。毕竟,每个人会老去,今天为老人筑起的防线,正是为明日的自己预留安全。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