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安伟 张馨月 通讯员 宋跃伟 文/图
清晨,巍巍嵩山脚下
登封嵩正中医院

诊疗大厅里
艾草与薄荷的清香随风浮动
每日免费为患者提供的
药草茶不间断“上新”
电子大屏上中医师
传授八段锦的视频准时播送
动作舒缓如行云流水
诊室内
医师或手持银针
指尖轻捻间
患者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或三指轻搭患者腕部
凝神细察
提笔写下药方

走廊两侧
古朴的中药柜
与电子健康大屏相映成趣
在登封嵩正中医院,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医药文化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深植于每一寸空间、每一次诊疗、每一颗人心。

现场感受,从千年药香到中医温度的传承传递
走进登封嵩正中医院,6.3万平方米的院区宛如一座中医药文化博览馆:从大厅的“四时用药法”到集聚名老中医的“嵩正特色诊疗中心”,从五音疗愈室的古琴悠扬到药膳坊飘出的黄芪鸡汤香气,中医药元素无处不在。

“我们想让患者一进门就感受到中医的‘温度’。”医院宣传科主任霍延军介绍说,医院特意将艾灸堂设计成禅意风格。小儿推拿室里,医师用“捏脊”手法为患儿调理脾胃,药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古典中药容器,盛装着医生调配的穴位贴敷散剂:积食散、化痰散、腹泻散、如意黄金散等。
医院定期举办膏方节、中医药文化市集,目前已连续开展将近50期中医药文化小市集,将二十四节气和登封民俗融入中医药文化,从登封嵩正中医院院内到棋盘山公园、各大武校、居民社区,服务近5万市民。市民可免费辨识体质,品尝定制膏方和中药茶饮,体验耳穴压豆、揉肚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等。



登封嵩正中医院建于1982年,是一家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综合服务能力完善的三级中医(综合)医院。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针灸科、颈肩腰腿痛科等专业科室53个,提供24小时云问诊服务,可连线北京知名三甲医院名医远程视频会诊,在登封就能看名医。
中医薪火,“宝藏医生”荟萃“触屏可达”
“你这病不是啥大问题,放宽心。”一走进名中医王顺治工作室,便听到亲切的登封口音。70多岁的王老先生正为一位患者把脉,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瞬间缓解了患者的紧张心情。

作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郑州名中医,当地知名的中医专家,王顺治行医50余载,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仁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的广泛信赖,他的诊室总是充满欢笑与温度。
“很多病与‘心病’有关,医生一句话就能让人卸下包袱。”他坚持每天接诊70个患者,尽管号源紧张,但他总会为急症患者留出加号机会。
王老先生心系中医药传承,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并带教青年医师。他说:“中医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我们要用真心把它传下去。”

王老先生的故事只是该院医者群像的一个缩影。清晨八点半,骨伤科诊区早已排起长龙,患者们等候的是从医30年、累计正骨超15万人次的登封嵩正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文杰。作为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他的新医正骨手法使众多脊柱关节病患者免于手术之苦。

中医内科诊室里,登封市首届名中医吴英举的脉枕旁总是放着厚厚的病历本。这位深耕中医20余载的副主任医师,擅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
在这家拥有1065名员工的医院里,上述“宝藏医生”并非个例。医院通过“名医传承工作室”“青苗培养计划”等举措,构建起老中青三代衔接的人才梯队,有高级职称111人、中级职称318人,还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1人、郑州市名老中医1人、郑州市名中医2人。

在门诊大厅,一块醒目的医师公示一览表吸引着患者的目光,上面不仅详细介绍了每位医生的专业特长,还贴心地附上了联系电话。“患者一个电话就能找到我们,中医的‘望闻问切’也能‘触屏可达’。”嵩正中医院副院长范春晓说。
文化深植,从“禅武医”到“自然疗法”的创新探索
今年5月13日,一所现代化医养机构登封嵩正医养院正式开诊。它和登封嵩正中医院都隶属于嵩正健康科技集团。
嵩正医养院是以登封嵩正康复医院为载体,将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以肿瘤康复、心肾康复、运动骨伤康复、高端养老和老年康旅五大中心为基础,将医疗服务技术与“共创共享·免费医养”的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打造国内一流的医、养、康相结合的老年保健养老综合服务体系。
据医养院执行院长刘朝阳介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从传统治疗向预防、康复与健康管理转变,支持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和升级。作为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传承基地,登封嵩正医养院依托三级中医(综合)医院的雄厚资源,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独创的扶正自然疗法融合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嵩正医养院将中医养生文化融入养老服务全场景。

在嵩山辟谷静修营,患者通过“药膳+导引术”调理代谢,“瘦身、疗愈、内观、照见”;在五音疗愈临床研究基地,用宫商角徵羽对应五脏,配合针灸治疗失眠;在嵩正厨房,这里提供甄选的各种厨房用的好水、好油、好盐、好面,还提供各种药膳馒头、药膳饺子、药膳煲汤,主打药食同源和现代营养均衡的融合;在嵩医本草区,中医药“牵手”时尚饮品和中药点心,推出中药养生茶饮、中药咖啡、中药冰淇淋、药膳糕点、药膳面包,还有荆芥抹茶冰淇淋。

不仅如此,医养院推出康旅客房(白天登山、晚上推拿泡脚),以星级宾馆的建设标准,提供推拿、艾灸、拔罐等养生服务,在这里真正感受到每口呼吸都是疗愈、每步风景都是良药。

此外,嵩正医养院还建设有中医草本调肤馆、针灸馆、推拿按摩馆、沉香馆、静书吧、茶艺室等各种中医特色疗养室。
在医养结合的基础上,嵩正医养院创新性地推出“共创共享・免费医养”健康消费模式,打造多方共享互联网平台,使健康资产数字化,撬动二次健康消费,会员在加油站、酒店、商超等合作商家消费时,每一笔支出都能转化为健康积分。
未来蓝图,让中医药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之前睡眠一直不好,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效果不佳。来到登封医养院后,医生根据我的体质,采用了针灸和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很多中医养生知识,现在自己会注意日常的饮食和作息调理。” 一位患者展示着手机里存储的“个性化养生方案”。在慢病管理诊疗室,像他这样的“中医粉”不在少数。
“医养院投资5亿元、医疗床位300张、康养床位600张,硬件只是基础,中医药文化才是灵魂。”同时担任医养院院长的张文杰谈及医院未来发展时提到,医院探索的“共创共享·免费医养”模式正尝试突破传统医疗边界,通过健康消费数字化、居民参与养生课程、药膳定制等积累“健康资产”,最终实现“少花钱、不花钱”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医院计划联合文旅推出“康旅路线”,让游客体验采药、制药、疗愈全流程。“中医药文化不仅能治病,还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带动一方产业。”张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