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探针|跑偏的智能辅助驾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1: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安徽高速小米SU7事故,因车辆未自动躲避障碍物引发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质疑;南京一驾驶员开辅助驾驶玩手机被查……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对智能辅助驾驶的广泛讨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是出行助手,还是车主认知埋下的定时炸弹?

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尚未允许L3级别自动驾驶上路。但部分车企在宣传时营造出无限接近L3级别的高阶自动驾驶概念,甚至打造出“智驾全程0接管”的噱头,给部分驾驶员带来误导,导致他们过度依赖辅助系统,甚至出现危险驾驶行为。有专家认为,现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必须驾驶员全程介入,这一安全准则还需加强普及。

“智驾”一开,全程不管?

近期,多起与智能辅助驾驶相关的交通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3月29日,在安徽高速上,一辆小米SU7因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功能发生严重事故,导致3人不幸遇难;此前,一名蔚来车主在使用NOP(领航辅助)功能时,与施工车辆相撞,最终失去生命。

这些惨痛案例的共同点是,部分驾驶者对智能辅助驾驶的依赖程度已远超技术实际能力范围。

针对小米SU7安徽高速事故,网友们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提出诸多质疑。有网友指出:“车企一直宣传智能驾驶多么厉害、智能,但这次事故暴露了重大问题。事发时仅有几秒反应时间,驾驶员根本来不及操作。”还有网友质疑:“对前方施工路况预判不足,是否存在算法漏洞?”

同时,也有网友呼吁回归安全驾驶本质。有网友表示:“驾驭车辆的始终是驾驶员本人,希望大家在追求技术的同时,不要忘记安全驾驶的根本。”“自动驾驶只能作为辅助功能,不能过度依赖,必须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这些声音反映出当前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驾驶员对辅助驾驶功能存在普遍的错误认知与不当使用。部分车主将L1、L2级别的辅助驾驶混淆为完全自动驾驶,驾驶过程中双手脱离方向盘、注意力分散,严重忽视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车企在宣传推广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时存在不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危险趋势。

0接管是馅饼还是陷阱?

据了解,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按照国际标准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其中,L1和L2属于辅助驾驶,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L4和L5才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目前,市场上多数配备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搭载的是L2级辅助驾驶系统。按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分级,驾驶员需持续监控L2系统运行。

而真正划分责任在驾驶员还是车企的分水岭,是L3级。搭载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一旦发生事故,将由车企负责。但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L3以下都属于辅助驾驶。且L3及以上等级的智能网联汽车未允许在全国常规道路上驾驶。

然而,很多车企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规避风险,在宣传上刻意模糊概念。把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宣传成“L2+”“L2.5”甚至“L2.999”,营造出技术接近甚至等同于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假象。

如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新品发布会上,介绍AITO问界M5系列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是“无限接近L3级别的高阶自动驾驶”。

不仅如此,在近期的问界新M7、极氪千里浩瀚智驾系统、传祺向往S7等新车发布会上,均出现了企业高管卖力宣传“智驾全程0接管”的现象。

消费者在面对这些复杂且不规范的宣传信息时,往往难以准确判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们极易受到误导,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产生过度信任,从而在实际驾驶中放松警惕,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智驾“跑偏”,专家:建议把功夫用在安全性上

对此,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建议统一自动驾驶中文名词标准。他认为“L2和L3等专业话术用户听不懂”,应避免夸张宣传造成用户误解,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加大投入,这对用户、行业和企业都有利。

当前,部分高速路段已采取措施应对智能辅助驾驶可能带来的风险。江苏、安徽等地部分高速路段出现了“高速路况复杂,慎用辅助驾驶”“关闭智能驾驶”等警示标语。

这一现象背后,是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在实际使用中引发的诸多问题。原本旨在高速场景减轻驾驶员操作负担的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由于驾驶员错误使用以及事故频发,其初衷与高速路管理部门的驾驶要求产生冲突。

在车辆技术层面,市场上多数车企借助方向盘传感器和DMS等技术,对驾驶员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的行为作出约束。一旦驾驶员双手长时间离开方向盘,或视线长时间偏离行驶方向,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便会自动退出。

车主岳先生称,自己仅在高速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城区路况复杂,自动驾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不及人类。“在使用时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要不就会退出辅助驾驶。”

汽车博主吴先生曾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的进步犹如一把双刃剑,人们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在发展过程中,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曾谈及,“高阶智驾”概念是有些车企的营销噱头,有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建议还是把功夫用在安全性上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