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效率革命行动·一线故事丨一季度 遂宁农村产权线上交易额突破1700万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27:00    

我市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信息“一网公开”、交易数据“一网汇集”、交易过程“一网搞定”

一季度 农村产权线上交易额突破1700万元

  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村产权线上累计成交项目806宗,成交金额1701.76万元;比去年1至11月完成的线上成交金额高500余万元。

  高速增长,源于今年以来我市实施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标准化规范化实质化的运行模式。从过去线下到处找市场主体,到现在线上发布消息企业闻讯主动参与,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平台成为交易汇聚地,买卖双方交易更加便利的同时,大大促进农村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增收。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恭喜竞价成功,相关资料请在线上下载。”近日,安居区白马镇宝泉沟村89亩村集体土地租赁项目在安居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完成交易,农村闲置资源成功找到新“东家”。

  “专业机构包装项目、评估价格,专业平台进行交易,不仅省事,更重要的是交易定价更加科学权威。”宝泉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冷萍介绍,通过线上挂网竞价方式,项目被更多人了解,有利于招募到匹配度最高的企业。

  作为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的重要途径,我市围绕“建立资本下乡能赚钱、农民进城能发展的机制和平台”重点改革任务,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服务标准体系,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专业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借助平台的信息发布、辐射范围和专业手段等优势,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动能,促进集体和农户共同增收。

  “市县两级交易中心7个线下专区、乡镇(街道)92个标准化接件窗口、全市1430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搜集产权交易需求、资料整理挂网、线上交易等各环节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余夫介绍,目前,全市9个应进必进交易种类、6个鼓励进入交易种类已在网上公开透明竞拍流转,实现了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一网通办,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实现从“愿进则进”向“应进必进”“愿进能进”转变。

  透明交易激发活力

  如今的遂宁,平均每天有9个农村产权项目在线上完成交易。许多原本闲置的资产和资源,通过农村产权线上交易,逐渐被唤醒,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线上挂牌交易模式,过程公开透明,签订的流转合同更加规范。价款结算通过平台进行运作,公平公正、非常安心。同时出具交易鉴证书,交易双方心里都踏实。”安居区巧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王芳认为,线上交易方式结束了企业过去“海选”资源的尴尬情况,全流程网上办的方式大大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时间和资金成本。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

  解决过去农村产权交易信息不对称、渠道不顺畅、交易不规范等问题,我市全新搭建“遂宁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作为全市统一的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建成一站式、全流程、数智化交易系统,实现线上的提交申请、信息发布、报名交易、鉴证结算等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模式,让流程更顺畅、交易更透明,大大激发了行业主体参与交易的积极性。

  “通过全闭环电子化交易、多渠道标的展示的方式,实现交易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有效防止农村产权交易中的‘暗箱操作’和‘损农害农’等问题,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受理科科长蒋佩芸介绍,中心正积极融入“省农交平台”等高层级平台,推动遂宁农村资源“走出去”,更好地实现交易信息“一网公开”、交易数据“一网汇集”、交易过程“一网搞定”。

  (全媒体记者 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