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范天汝 通讯员吴启帆、吴麒)近日,位于武汉市经开区的采埃孚汽车制动产品线升级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在进行生产线安装和联调联试。达产后电子驻车卡钳年产能实现翻番,预计达1200万件,线控制动卡钳产能达200万件。
采埃孚集团这一世界500强企业的持续加码,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武汉市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写照,而这背后,离不开统计系统在内的相关单位的全力护航。
政企同心 破解入库难题
“得益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发起的‘先锋行·破难题’进企业活动,要是没有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党支部帮忙,我们还得再等一年才能重新申请入库,真是太惊险了!”回忆起去年9月的入库波折,采埃孚汽车安全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后称“采埃孚安全”)的相关负责人仍心有余悸。
时间拨回2024年9月,当采埃孚安全首次申报入库时,却在省级预审中遭遇“滑铁卢”。消息传来,武汉市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党支部迅速启动“红色引擎”,第一时间向省局了解原因。原来,企业名称与目前规上工业企业库中采埃孚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后称“采埃孚汽车”)名称相似、经营范围相似、地址接近,且为租赁厂房生产,被怀疑存在重复入库或者重复统计的问题。
时间紧迫,工业统计处党支部立即与经开区统计局核实企业具体情况,火速成立“采埃孚入库专项工作小组”,化身“统计侦探”深入两家企业展开调研。
“解剖麻雀” 厘清企业“脉络”
“采埃孚汽车是采埃孚2011年在武汉投资的第一家工厂,主要产品是产钳;而采埃孚安全则是采埃孚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通过比对两家企业的工商登记、财务凭证、产线设备等核心要素,工作小组发现二者不仅地址相隔4公里,更在产线设备、工艺流程、产品种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相互供应交易。
最关键的证据来自财务系统——两家企业均拥有独立财务人员和统计人员,具备独立报送统计报表、独立核算财务数据和工业总产值的能力。按照工业统计制度,采埃孚安全符合工业企业入库要求。
在实地核查中,工作小组指导经开区统计局录制实地复核视频,用镜头记录下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生产场景:一边是火花飞溅、热火朝天的卡钳铸造车间,另一边则是全自动化运作、精密细致的安全气囊缝制生产线。
针对省级统计部门的疑虑,工作小组创新采用“视频+图文”复合举证模式,向省局工业处呈交《关于采埃孚汽车安全系统(武汉)有限公司的情况说明》,以“一独立四不同”的精准研判,推动企业成功入库。
机制创新 激活发展动能
这场入库攻坚战催生出武汉工业统计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规驳回复核机制。该机制采用“区级申报+市区两级联合复核”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拟入库驳回企业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据悉,2024年,该机制助力5家被驳回企业全部成功入库,带动武汉市新增规上工业单位406户,入库数量创历史新高,居全省各市州首位。
“如果不能及时入库纳统,既影响企业后续享受各类惠企政策,又影响统计数据准确反映全区乃至全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党支部书记吴麒介绍,“采埃孚安全2024年1至9月产值超6亿元,企业的顺利入库纳统,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0.05个百分点,拉动武汉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0.3个百分点。”
统计服务的提质增效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8%,智能手机、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6.5%、28.3%、28.0%、18.9%,新质生产力正在精准统计护航下拔节生长。
党建赋能 优化服务升级
2024年以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坚持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组织市直机关各单位突出围绕中心大局来抓好党建工作,积极开展“进园区”“进商圈”“进街区”“进楼宇”“进企业”等活动,主动发现破解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已举办“先锋行·破难题”示范活动6场,市直机关党组织进园区、进楼宇回应解决问题2175个。
武汉市统计局工业处党支部积极响应“先锋行·解难题”活动,将“三精三广”工作法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将“精准检测、精确测算、精准服务;企业统纳广挖潜力、企业调研广集众智、企业培训广泛提能”贯穿工作始终,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将深化统计服务改革,让工业大数据真正成为武汉产业能级跃升的导航仪。”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企业服务机制,让数据要素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武汉在支点建设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贡献坚实的统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