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
春日,草长莺飞,万物活跃。
晨起听窗外鸟鸣啾啾,夜半闻稻田蛙声一片,生活在这样鸟语花香的意境中,自然是一种美的享受。不过,如果鸟鸣蛙叫的声音太大,可能也会成为一种烦恼。
钱塘区春园村的村民就有这个困扰。
村里引进了稻蛙共养项目,最近,到了青蛙交配的季节,夜晚的蛙叫声格外密集,实在有点遭不住。
“每天晚上,躺到床上一闭眼,耳边就是呱呱呱的叫声,睡不着,根本睡不着!”有村民找到了潮新闻“记者帮”。

春园村的“稻蛙共养”项目 记者 黄玉环 摄
4月10日,记者来到了春园村,村庄中央有一大片田地,被用来种稻养蛙。养殖户在田地上挖出了一个个坑洞,用绿网合围起来,稻谷和青蛙就能在里面和谐共生。
透过绿网可以看到,眼下有不少秧苗已经抽穗,风一吹窸窣作响。一旁的田埂上,蹲坐着成群的青蛙,不时蹬地起跳、穿过稻田。
因为青蛙的数量庞大,“呱呱”声不绝于耳。养蛙的这片田地,距离村民居住的地方也很近。

田埂上都是青蛙 记者 黄玉环 摄
一位路过的村民说,这个项目是村委去年开始实施的,养的是食用蛙,“去年可能是小青蛙还没长大,大家感受不深,今年春天青蛙进入交配期,晚上呱呱呱的,刚开始还觉得挺有田园气息的,但每天晚上都被吵得睡不着觉,时间长了实在受不了。”
记者联系了春园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原先村里引起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用这种“生态养殖”的模式,带动村民的就业致富,没想到会产生“噪声污染”。
(白天依旧能听到蛙声)
“接到村民反映后,我们请专家来看过,蛙声主要集中在青蛙的繁殖期,通常持续1至2个月,可以通过喂药的方式减少。我们实行了一段时间,现在情况已经有所缓和。后续会考虑把养殖地搬到离居住地远一点的地方,解决蛙声扰民的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叫声,常常被认为是夜晚的一种乐曲,有些人还专门跑到郊外或山区,在静谧的环境下,聆听青蛙的叫声。
不过从深夜到凌晨,一刻不停地叫,对睡眠不好的人来说,确实也是一种折磨。
对于蛙叫声,您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