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壤塘】
如果收到法院的报告财产令
该爪子?
千万不要觉得不存在
如果没有重视,后果会很严重哦!

为什么要报告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一条等相关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

什么是报告财产令?
报告财产令是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责令被执行人如实申报财产状况的法律文书。被执行人收到报告财产令后,需在规定期限内如实填写财产清单,包括但不限于:
1. 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
2. 不动产(如房屋、土地);
3. 动产(如车辆、机械设备);
4. 债权、股权、投资收益;
5. 其他财产性权利(如知识产权)。
被执行人在报告财产令载明的期限内提交书面报告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延长期限;申请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适当延长。

财产变动需要报告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的规定,被执行人自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提交书面财产报告之日,其财产情况发生下列变动的,应当将变动情况一并报告:
(一)转让、出租财产的;
(二)在财产上设立担保物权等权利负担的;
(三)放弃债权或延长债权清偿期的;
(四)支出大额资金的;
(五)其他影响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权实现的财产变动。

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后果?
【罚款、拘留】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对个人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
●对单位可处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
【列入失信名单】法院可依法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及非生活经营必需消费(如乘坐高铁、飞机、贷款等)。
【追究刑事责任】若虚假报告财产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温馨提示
如实报告财产是法定义务,配合法院执行是诚信守法的体现。拒不履行义务不仅面临法律制裁,还将影响个人征信和社会信誉。请自觉履行责任,共建诚信社会!
来源:县法院执行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