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汕头发布】
当五月的海风掠过韩江入海口,潮汕的菜市场里悄然铺开一抹翠绿 —— 麻叶上市了。这种带着独特涩香的时令野菜,在每年 5-8 月迎来最美味的赏味期。对潮汕人而言,麻叶不仅是餐桌上的消暑佳肴,更是镌刻在基因里的夏日记忆,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食俗文化与生活智慧。
在潮汕老一辈的记忆中,麻叶曾是饥荒年代的 “救命粮”。这种原本用于纺织的苎麻叶,经巧手处理后褪去苦涩,成为寻常人家餐桌上的主角。如今,随着生活富足,麻叶虽已不再是饱腹之需,却以独特的风味和清爽口感,跃升为潮汕美食的代表之一。
禾皋麻叶
从古村走出的潮汕美味
在汕头潮南区两英镇的西北部,有一个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禾皋村。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人口繁盛,更以独特的绿色蔬菜“麻叶”闻名。两英镇的禾皋麻叶被誉为禾皋甜麻叶的发源地,其影响力遍及潮汕地区、珠三角乃至海外,成为众多海外华人的情感寄托。
孕育独特风味的摇篮
禾皋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的空气、充足的日照加上肥沃的土壤,为麻叶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禾皋村开始大规模种植食用麻叶,如今已发展到300多亩,年产值近三百万元。禾皋村的田间灌溉沟渠交错,水源来自附近天然河溪,纯净无污染,赋予麻叶天然清甜的口感。每年4月到10月份是麻叶的生产和食用时期,其中又属清明后、中秋后的麻叶口感最佳。


坚守文化根脉的力量
为确保每一片麻叶都饱含汁水与鲜嫩质感,当麻叶生长至最佳状态,禾皋村民们精心采摘麻叶,从采收到分拣,每一步都严格把控质量,只留下最嫩的部分,这份对品质的追求源自世代相传的农耕智慧和采收技艺。为更好的保护传承技艺,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两英镇工作队(以下简称“驻两英镇工作队”)助力“禾皋麻叶熨制技艺”获批潮南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不仅是对其技艺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一碗麻叶里的食俗密码
麻叶的吃法,藏着潮汕人对 “鲜” 的极致追求。在汕头老市区的骑楼街巷里,大大小小的排档总少不了 “豆酱炒麻叶” 这道招牌菜。它常与白粥搭配,成为潮汕人最惬意的早餐或夜宵。滚烫的白粥配一口清凉麻叶,一热一凉,一素一鲜,简单的搭配却蕴含着潮汕人对饮食平衡的理解。

味蕾上的家乡眷恋
经典的“炒麻叶”做法简单却美味十足:麻叶在加入了少许食用油和盐的沸水中焯烫后,捞起过凉水,攥干水分后切段备用。蒜末在油锅中爆香,加入麻叶翻炒,撒上普宁豆酱提味,出锅前淋上几滴芝麻油,一盘翠绿油亮、咸香可口的家常菜就完成了。豆酱的醇厚与麻叶的清新完美融合,成为游子心中难忘的家乡味。

从田间野菜到城市名片,麻叶见证着潮汕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这个夏天,不妨循着麻叶的清香,走进汕头的街头巷尾,在一碗白粥、一碟麻叶间,读懂这座城市的诗意与温情。
当海风再次吹过
愿你也能在舌尖上
邂逅专属于潮汕的盛夏味道
来源:汕头发布综合整理
编辑:书剑
校对:嘉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