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芝麻盛会缘何花落沈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53:00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

芝麻的事儿有多大?4月12日至14日,全国芝麻生产技术培训会议在沈丘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国芝麻生产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及促进农民增收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会议阵容强大,来自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12位岗位科学家,9个省的11个综合试验站的站长和技术骨干,50个示范县的技术负责人,以及周口芝麻主产县(市、区)的新型经营主体等200余人参加。

活动有啥看点?据了解,活动深度聚焦我国芝麻生产难题和技术需求,围绕芝麻产业信息与政策、高产优质宜机收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机械装备研发以及高值化加工等核心议题。

这个“国字号”芝麻盛会,缘何花落沈丘?作为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140个示范县之一。沈丘白芝麻具有营养丰富,具有含油量高、色泽洁白、籽粒饱满、种皮薄等优良品质。2024年,沈丘县芝麻种植面积54161亩,芝麻产量8123吨,芝麻单产149.98公斤/亩。

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将芝麻种植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促进芝麻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小芝麻”做成“大产业”。以本地芝麻龙头企业沈丘县恒裕贸易有限公司为例,构建了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其产品精选白芝麻主要销往韩国,年可加工芝麻万余吨,年产值约1.06亿,年创外汇超1300万美元。

沈丘的芝麻产业是周口芝麻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国家“多油并举、扩大油料面积、因地制宜发展芝麻生产”战略的指引下,周口芝麻种植面积最高突破6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5万吨左右,为全国芝麻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1年,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成功选育出国内首个抗裂蒴、宜机收的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周口市农科院率先引进并示范推广,2024年全市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占全国机收芝麻面积的10%。这为芝麻生产迈向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调查显示,豫芝ND837芝麻新品种及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机械效率较人工方式提高了90倍,每亩节省生产成本325元,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河南顺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许海燕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周口市农科院作为周口农业科研的先锋,在芝麻产业领域,始终将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作为重点攻关方向。截至目前,已选育出“周芝”系列芝麻新品种12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显著提升了我市芝麻主产区的生产水平。

“芝麻产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洋说,未来将加快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积极推进芝麻生产全程机械化,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芝麻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为推动我国芝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智添力。

会上,10名芝麻领域的专家就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现场授课。4人分别围绕芝麻产业发展、宜机收芝麻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等进行现场分享。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观摩了芝麻生产用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

本次会议由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沈丘县农业农村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