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能使“马从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4:04:00    

马斯克说到做到,宣布成立“美国党”的第二天,他就向美国选举委员会提交了注册文件,并表示不排除在2028年总统选举中可能支持某位候选人(他本人无法参选)。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实属“荒谬”,财长贝森特则说马斯克应该专注于商业,而不是政治。

马斯克的“美国党”能走多远?未来会造就一位美国总统吗?特朗普会如何报复?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回放)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肖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一起关注美国政坛中的这股新兴力量。

直播画面截屏

距离真正具备参选资格还早

知事:促使马斯克与特朗普翻脸、成立新政党的直接原因是“大而美”法案。它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分歧?为什么马斯克觉得它会让“国家破产”?

张腾军:这项法案本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重要立法,主打减税、削福利、扩军费、扶持传统能源。但它却背离了马斯克一直支持的“财政保守主义”理念:非但没有削减财政赤字,反而通过减税和大规模支出加速债务增长。马斯克认为,这将导致美国“国家破产”,违背了特朗普对其的承诺。

更直接的利益冲突也激化了双方矛盾。该法案终止了拜登时期确立的电动车税收抵免和充电网络补贴,直接损害特斯拉利益。虽然特朗普指责马斯克是因利益受损而反叛,但马斯克则否认,认为真正的问题是财政理念和政府低效,以及新法案中大量“选区贿赂”式开支,违背了他推动高效、科技导向改革的初衷。

马斯克批评“大而美”法案帖文截图。图源:新华社

知事:美国选举委员会的登记记录显示,马斯克正式提交了“美国党”的注册文件。这是否意味着它已经完成了合法注册?根据美国法律,政党成立有哪些法律程序必须走完,才能真正参选?

张腾军:马斯克目前只是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了组织声明,这是合法注册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一系列法定程序,包括明确政党的名称、宗旨、领导机构,指定财务负责人,并定期提交财务报告。这些文件需通过联邦层面的审核。

此外,美国政党的注册还涉及各州层面,而50个州的注册门槛各不相同。以加州为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获得7.5万名注册选民登记为该党成员,另一种是提交110万名选民的签名。还有一些州要求新党派在连续两次选举中至少获得15%的选票,才能维持活跃身份。

另外,要想在某个州推出候选人,还必须满足初选门槛,比如获得15%的支持率。这些规定都设有时间限制,比如中期选举前必须多少天提交材料等。总的来看,马斯克现在只是启动了联邦层面的初步程序,距离真正具备参选资格,还有很多步骤要走,时间也相对紧迫。

马斯克更像“无根之木”

知事:马斯克号称,他的新政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现实中,哪些人可能成为“美国党”的党员和选民呢?

张腾军:这种说法明显夸大。过去美国确实是“两头小、中间大”,但最近二三十年间,美国社会高度政治极化,中间派已大幅萎缩,目前中间选民可能只占10%到20%。即便如此,如果这部分人被有效动员,也足以影响政治格局,但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愿意支持马斯克?

马斯克目前提出的政策主张,如削减政府支出、支持科技和可再生能源,虽然有一定吸引力,但覆盖面太窄,难以支撑一个成熟的全国性政党。相比之下,共和党和民主党历经多年发展,其政纲已涵盖各阶层和多种议题。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大而美”法案,国会议员们围绕在他身边。图源:视觉中国

更大的问题是马斯克本人的政治立场并不清晰。他早期倾向左翼,后来又支持右翼特朗普,现在又与特朗普分道扬镳,有人视他为“政治变色龙”,选民很难判断他到底代表什么。这种缺乏稳定性和政治信任的形象,将极大阻碍他吸引选民和建立党内凝聚力。

肖河:从政治结构上看,要想让一个新党发挥影响力,首先需要“地盘”——一个明确的选区基础。而马斯克没有。他不是从现有政党中分裂出来的政治人物,也没有在某个州或地区建立起稳定的政治支持基础。

美国历史上较成功的第三党,要么是从共和或民主党中裂变出来,代表某一区域或族群的利益;要么是在特殊时期,公众对两党极度不满的背景下才诞生。而现在美国社会虽然对两党有不满,但远未形成那种“非他不可”的情绪基础。马斯克目前既无选区优势,也无政治网络,在当前局势下更像是“无根之木”。

马斯克的钱够烧吗?

知事:有评论说,创建一个能参加全国选举的新政党,可能要烧掉几亿美元。马斯克的钱够烧吗?他可能寻求哪些人物和阵营的支持和帮助?

肖河:美国其实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党,有些连基本运作都靠捐款或志愿者维持。所以维持一个党并不难,难的是让它“有意义”。

以杨安泽的“前进党”为例,他提出的是联合民主、共和两党部分人士,组成宽泛联盟。这种“松散结构”也可能是马斯克尝试的方向,但问题在于理念不统一、核心不明确,很容易“作鸟兽散”。

如果马斯克只是想通过选举施加压力,其实不需要成立政党,做独立候选人也可以达到分票目的。但如果他想建一个能改变格局的第三党,就必须建立稳固的基层组织。而这才是最难的部分,不是靠技术或砸钱就能解决的。他可能还没有真正想清楚这场政治“创业”该怎么做。

知事:特朗普称马斯克建党是“荒谬的”,甚至说“可能将其驱逐出境”。这是否意味着两人彻底闹掰了?

肖河:美国政治的“修罗场”一向以语言犀利、斗争激烈著称。特朗普是“战场老兵”,但马斯克尚未真正经历过公职选举的政治洗礼,所以他是否能承受这种高强度博弈还有待观察。

不过从政治生态来看,特朗普过去也曾与许多盟友爆发冲突,比如博尔顿、麦克马斯特、鲁比奥等,但事后往往又能恢复合作。马斯克与他们不同,他拥有巨大的商业资源和社交平台影响力,是一个不能轻易“清除”的角色。因此,即便特朗普愤怒,完全决裂的可能性仍不大,共和党内部也并未出现一致反马斯克的声音。

3月14日,特朗普和马斯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交谈。图源:新华社

民主党正在坐山观虎斗

知事: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虽然与特朗普的阵营决裂,但他没有投入民主党一边,而是选择成立新政党,这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态?是否意味着民主党在美国已经式微?面对马斯克此举,民主党会有什么动作?

张腾军:马斯克本就反感民主党,主要是出于理念不合、利益冲突,特别是在科技监管、身份政治、环保政策等方面的分歧。如今他与特朗普渐行渐远,显然共和党也无法给他政治归属。他成立“美国党”是希望走出一条“非左非右”的新路,尽管这条路并不好走。

民主党目前确实处于低谷。2024年大选惨败至今,党内尚未形成新的共识或路线调整方向。这种混乱状态也让马斯克更不可能倒向他们。

而对民主党来说,马斯克的出走其实是他们可以“借力打力”的好机会:一方面,他可以被当作撕裂共和党的工具;另一方面,也为民主党造势提供了切入点,可以借机攻击特朗普、炒作共和党内部不和。

所以民主党目前更多是“乐见其成”,把马斯克当成一个可以武器化的舆论工具。

美国政坛的一场“宫斗大戏”

知事:对于中国网友来说,这事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之处?或者说,我们能以一种什么样的姿势来“吃瓜”?有网友说怀疑马斯克和特朗普在演戏,目的是为了收割金融市场,是否存在这种可能?

张腾军:我个人认为“演戏”的说法不太可信。马斯克最近不断在社交平台上“打特朗普的脸”,还公开谈论爱泼斯坦案,特朗普这种要面子的性格,应该不会配合这种“演出”。

对中国网友来说,我们可以把这当作一场美国政坛的“宫斗大戏”。马斯克代表美国科技资本的顶尖力量,特朗普则是传统保守派的集大成者,他们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更反映了美国政治的结构性裂痕。

5月3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向马斯克赠送了“白宫钥匙”并与其握手。图源:视觉中国

更深层的是,这场冲突再次刷新了我们对“美国民主”的认识。过去我们可能对美国政治还有某种理想化滤镜,而如今看到的却是一种高度娱乐化、人格化、碎片化的权力博弈,底层秩序正在失控。

这也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政治制度极限、制度演化、政商关系的窗口,这些都是很值得普通网友进一步了解的“知识点”。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刘晓琰,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