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唐·杜甫《登岳阳楼》
孤舟漂泊,老病缠身,亲朋音讯渺茫如烟散,于是这该死的孤独感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
02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花瓣轻舞,流水无言,两颗心,同一种相思,闲愁漫过两地月色。眉宇间刚散去的忧愁,转身又悄然爬上心头,无从排解,这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0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月色如洗,举杯对空,月光下,人影三叠,独饮成欢。是明月,是影子,亦是心中那份不被理解的孤独与自由。李白这风雅与独饮的玩味,千百年来令人吟诵无数。

04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西楼月弯,梧桐深锁秋意浓,寂寞如织,剪裁不尽的是离愁,理不清的是心结。这别样的滋味,在心头缓缓流淌,无声却痛彻。国破家亡的滋味在一个君王身上深泽,谁还能比他更加孤独与痛苦呢。
05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归途漫漫,江村静默,余生独守一方寂寞,养病之余,更是养心,于平淡中品味生命的孤独。“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还有什么比这几个字眼的堆砌更悲苦呢。
06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宋·苏轼《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夜漫长,影孤单,相互怜惜中,孤独与夜交织成最深的叹息。夜永因孤影而显得更加漫长,孤影因夜的寂静而倍感凄凉。这少妇秋夜思念郎君的深沉心态,不正是东坡的另一种写照吗?

07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宋·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深夜雨声,敲打着孤独的心窗,一盏灯火,映照着形单影只的身影。雨中的孤影,是无尽的别愁,是难以言说的寂寞。
08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明·唐寅《美人对月》
午夜梦回,佳人发髻斜挽,梨花带雨,风静鸟栖,月光如洗。孤影与清寂中,藏着一份不为人知的柔情与落寞。
09
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元·张埜《夺锦标·七夕》
文园病客,夜色沉沉,怀抱岑寂,独享这无边的夜色与思绪。在寂静中,体会着灵魂深处的孤独与病痛的交响。

10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宋·叶梦得《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笑谈风雨,危亭独立,千峰之巅,我自飘然。这份超脱,是对孤独最傲然的诠释,是与天地对话的洒脱。
11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斜阳远去,万点寒鸦,流水环绕孤村,绘出一幅清冷孤绝的暮色画卷。在这幅画中,孤独是一种风景,也是一种心境。
12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
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
——清·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孤花零落,片叶飘零,清秋时节,寂寞无声。绣屏香消,朱颜渐隐,是季节的更迭,也是时光的叹息,孤独而美丽。

13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站在历史的长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份孤独,是穿越时空的苍凉,是对智慧与孤独的永恒致敬。
14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万里秋色,漂泊生涯,多病之躯,独自登高。这不仅是身体的磨砺,更是心灵的远行。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15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高楼之上,望断天涯,是追寻,也是放下。路的尽头,是孤独的风景,也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我。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空虚怅惘,一股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大气。

16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
——唐·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暮云低垂,关山月冷,孤雁南飞,云随月远。这一路上的孤独,是旅程的注脚,也是生命坚韧的象征。
17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宋·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故乡的山,依旧美好,只是孤身在外,心中难免涌起一阵悲凉。这悲凉,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18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自行走,独自静坐,独自歌唱,独自应答,乃至独自入眠。这每一个“独”,都是对自我最彻底的拥抱,也是对孤独最深的理解。

19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觅、冷清、凄惨、哀戚,这一连串的叠词,如同秋日落叶,一片片堆积,那该是一幅内心世界如何荒凉图景啊,一个年老的妇人,无依无靠,到底是多孤独而深刻啊。
20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萎的藤蔓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乌鸦栖息其上,小桥下细水潺潺,旁边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西风凛冽,瘦弱的老马踽踽独行。夕阳沉沦西方,那肝肠寸断的人啊,正漂泊在世界的尽头。
21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元·卢挚《沉醉东风·重九》
天际辽阔,雁影渐行渐远,月落时分,山峦似乎也因秋而瘦削。这冷清清的暮秋,每一丝风都带着寂寞的凉意。在这暮秋时节到处冷冷清清,谁的内心孤独冷清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22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宋·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家乡在哪里?记忆中,雪覆盖了园林,水边的楼阁若隐若现,那是心中对国家何时收复的悲愤,谁又能知道呢。
23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宋·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我独自一人,身处乱山深处,溪桥之畔,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寂寞陪伴左右。缠绵凄恻,委婉含蓄,道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
24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清·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白衣节日空度过,黄菊盛开,却误以为是孤独的芬芳,几次三番,心中疑惑难解,这也是慨叹自己年华渐老,而无人同行啊。

25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五代十国·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黄昏时分,她轻轻依靠在红色栏杆上,凝视着西南方向那一弯新月,眉眼间是淡淡的忧伤,言有尽而意无穷。
26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宋·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远行在外,美景当前却无人共赏,只有那匹马儿偶尔嘶鸣。人,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
27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她晨起梳妆完毕,独自一人倚靠在江边楼上,望着浩渺的江面,心中满是思念。

28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清晨醒来,嘴角挂着一丝微笑,那是梦中的温馨。远处,几声渔笛悠扬,飘荡在碧波之上,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寂寞。
29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唐·李商隐《北青萝》
夜幕初降,僧人独自敲响晚钟,闲适地依靠在一枝藤蔓上,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见;难得的是那份“闲”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30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
想息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人生啊,年老之后突发这样的感慨,真叫人心痛。

31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湖心亭看雪》
我独自划着一叶扁舟,身披毛皮衣,手持炉火,前往湖心亭观赏那雪后的静谧美景,世间一切喧嚣皆被这银装素裹所掩盖。
32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唐·张九龄《感遇·孤鸿海上来》
孤独的大雁从海上而来,却不敢回顾那围有池塘的都城,因为那里没有它的归宿。
33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清·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半生已逝,大多时间在孤枕难眠中度过,泪水沾湿了山形的枕头,斑驳了岁月的痕迹。

34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残破的灯光忽明忽暗,枕头歪斜,我已尝遍孤独的滋味,夜深人静时分,尤为深刻。
35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中秋之夜,有谁与我共赏这孤寂的月光?我只能举起酒杯,面向北方,凄然相望。每逢佳节倍思亲,估计每个游子都难逃此劫。
36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五代十国·孙光宪《河传·花落》
夜晚降临,天空一片寂静,我孤枕难眠,发髻随意偏斜,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这大概就是空虚无聊,孤眠时的情态。
